2013年,挖掘机行业终究还是没能走出持续两年多的低谷,行业人士翘首以盼的复苏一再爽约,最新出台的数据(截止11月份)显示,2013年前11月,挖掘机累计销量为106060台,同比下降5.0%,成绩并不乐观。不过一个积极的信号是,降幅在连续收窄,11月份30家主要生产企业共销售挖掘机8125台,同比增长18.8%,再联系10月份25.8%的同比增幅,俨然一幅准备第四季度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的架势,所以未来还是令人颇为期待的。
习惯了前些年令人心潮澎湃的“喧哗与躁动”,蓄势待发的2013年显得格外“平淡”,虽然如此,沉下心来回顾,行业里仍是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精彩回忆,下面就请跟随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一起来盘点2013年挖掘机行业十大热点现象。
十大现象之“理性回归”:挖掘机之都面临末路?
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丰这个小县城可谓浓缩了中国挖掘机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短短二十年里,从小打小闹的几台机械发展到7万多台的“铁甲军团”,挖掘机保有量几乎占据全国总量的1/10;再到2011年下半年,无数挖掘机闲置,在“温润的江南丘陵上等着生锈”,如同“一场繁华一场梦”的真实版再现。
挖掘机之都面临末路?
据一位当地某品牌代理商透露,广丰近几年卖出的挖掘机,每10台挖掘机里面,起码8台负债累累。违约案例越来越多,也让广丰挖掘机市场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从被热捧的“宠儿”变成了避之不及的“黑名单客户”。挖掘机之都似乎走到了末路。
与其同病相怜的还有“加纳淘金族”。从2005年开始,一批广西上林人带着砂泵技艺加入加纳砂金开采格局,高峰时约有5万上林人同时在加纳淘金,他们更从家乡带去了包括挖掘机在内的大量的淘金设备,引发挖掘机制造企业竞相涌入加纳。然而几乎同样是在一夜之间,随着加纳加强“淘金管控”,5万上林人因“合法性”问题几乎全部被遣返回国,由此,采金引发的挖掘机销售热潮也瞬间冷却。
那么,挖掘机在广丰与加纳是真的走到“末路”了吗?其实不然!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经过近两年的回缩、调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广丰挖掘机产业已出现明显回暖趋势,再次踏上征程;至于“加纳淘金”受挫,工程机械企业也不必因此而畏首畏尾,甚至收缩海外战线,只要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按规则办事,海外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无所谓末路,只是行业呼唤“理性回归”!
十大现象之“应需而变”:小型挖掘机走俏
相较中、大型挖掘机来说,2013年,小型挖掘机成为“抢手货”,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以一季度销售为例,小挖占到当季总销量约50%。中国挖掘机协会秘书长李宏宝在上半年曾预测,今年我国小型挖掘机将增长5%以上。
分析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单位用工难问题日益凸出。而一个小挖可以相当于6个劳动力,性价比较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及个人选择购买小挖;二是目前行业整体比较理性。小挖由于价格相对大挖较低,用户还款容易,也更容易增加其盈利能力,因此备受欢迎。
小型挖掘机走俏
小挖的走俏也引起了各挖掘机制造企业的热切关注,如行业龙头卡特彼勒便在今年6月6日推出了306E、307E小型液压挖掘机新品,以迎合中国正在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建设。
由上,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认为,最好的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优的产品也不一定是利润最高的产品,而是最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在高原地区、沙漠地区、极寒、极热地带,工程机械的需求必然不同,企业只有找准需求点,应需研发,才会有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十大现象之“摸石过河”:寻求二手机解决之道
过去几年,大量的国外二手工程机械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涌入中国,以挖掘机为例,2011年国内市场总销量约17万台,其中进口二手机占到了14.25%。今年3月份,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一条微博说到“中国已经成了工程机械垃圾场,呼吁立法禁止。”由此再度引发舆论对二手机的广泛关注。而在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看来,进口二手产品更是带来五重祸患:一是产品鱼龙混杂,损害消费者利益;二是被原在国淘汰的产品会危害环境;三是销售渠道分散,扰乱经济秩序,造成大量税收流失;四是不利于国产挖掘机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五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美、日、韩及欧盟等国禁止进口二手挖掘机。
二手机问题日益严峻
相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近乎一边倒的抵制,终端用户则要宽容的多,部分用户甚至表示进口二手工程机械性价比高,且保值能力很强,所以赞成二手机进口。
其实相对于进口二手机,国内二手机更是一个数量极为庞大的存在,如何处理也更令诸多制造商及代理商头疼。
拍卖正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二手机销售方式
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目前,国内二手工程机械的销售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由经销商自己渠道内部消化,第二通过天津、深圳等二手机集散市场处理,第三借助易极、利氏兄弟等第三方平台进行拍卖。其中,第三种方式在2013年上升势头强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随着二手机市场的日益壮大,一个公信、正规、监管严格、设备充足、更加透明的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平台也愈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随着二手市场交易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国家对于二手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二手机市场能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十大现象之“技能提升”:操作手迎来“春天”
对于广大一线操作手来说,2013年称得上是“技能提升”年,由三大企业主办的三大竞技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让众多一线挖掘机操作手迎来了免费提升技能的机会。
沃尔沃“掘战达人”高手竞技
第三届沃尔沃“掘战达人”成功吸引了超过16万挖掘机操作手报名,活动将节油降耗理念、燃油高效技术培训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的全新模式,获得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三年来,三届“掘战达人”大赛共吸引了超过41万人次参与,其中2万多名挖掘机操作手参加了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逾百场比赛。操作手们节油习惯的改变不仅为自身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收益,还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强大推力。
山东临工“中国好司机”活动横跨7个月,在全国16个城市举行,吸引了上万名挖掘机、装载机操作手报名,3000多名工程机械操作手参加训练营,超过95%的选手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国家统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培训考核,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操作手。
“中国好司机”操作手培训
广西柳工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直通极限——首届全国土方机械操作技能大赛”,吸引了近万名机械操作手报名参加。通过此次全国技能大赛,柳工希望为中国南北极科考选拔、培育和输送人才,让“蓝领力量”为南北极科考,乃至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提供源源不绝的基层动力。
虽然三大赛事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但对参与其中的操作手而言,通过培训以及相互间的切磋交流,对于自身操控水平的提升却是实打实的,从这个角度来看,2013年无异于他们的春天。
十大现象之“军备竞赛”:外资新品迭出 逐鹿中国市场
2011年之后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大不如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却依然如故,众多国际工程机械企业仍在觊觎这块诱人的蛋糕。2013年,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挖掘机市场,众多外资品牌一致加强了对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关注,并纷纷针对性地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挖掘机新产品。
2月1日,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推出2013年新款挖掘机PC200-8M0,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强燃油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升级监控器的性能是该产品的三大主要特点。在中国扎根57年的小松已在中国累计销售液压挖掘机120000台,其中20吨级8型挖掘机销量超过30000台,传承了该系列产品优良性能的PC200-8M0将为小松在中国的发展谱写新的华章。
小松推出2013年新款挖掘机PC200-8M0
通过深入调研,为满足中国用户日益变化的需求,2月,斗山推出具有“矿山之星”称号的DX345LC和具有“矿山挖王”新美誉的DX380LC;4月16日,DX150LC系列液压挖掘机在斗山小挖的主力市场广西南宁上市,将立足广西,辐射东盟,极大地带动东盟未来的潜力市场。
日立建机ZAXIS70-5G新机型发布
5月6日,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举办ZAXIS70-5G新机型发布仪式,该产品是在日立建机原有机型的基础上,为适应中国大陆特殊的作业环境与客户需求而升级制造的新一代液压挖掘机,将把小型液压挖掘机带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化的动力效能将为客户创造高可靠低成本的长久价值。日立建机在中国销售的液压挖掘机已超过100,000台。
9月28日,JCB中国正式推出新一代JS130LC,该产品整机性能优越、坚固耐用,是新农村建设、中小工程施工用户的首选机型。
此外,凯斯推出CXB三代“会思考”的液压挖掘机,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操控、更高的产能、更低的燃油消耗、更省心的设备管理以及更清洁的排放;石川岛建机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最新设计理念,针对国内客户需求,推出40NS挖掘机;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宣布在中国推出E210和E240挖掘机,代表了约翰迪尔全套产品线在中国的第一批机型,充分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及耐用性的需求。
或许正如约翰迪尔公司建筑与林业设备部门的中国区销售总监杰森?戴利所说的,“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之一,能够参与其中, 我们深感自豪。” 对于众多国际工程机械巨头而言,不管眼下竞争形势多么恶劣,中国市场都是他们难以割舍的“心头肉”。